2009年11月22日 星期日

換個角度想 EQ會更好

文:楊俐容
轉載國語日報98年8月20日
  暑假期間,返回南部探望父母,吃過晚餐後,一家大小陪兩老閒話家常。聊著聊著,只見即將升高一的小女兒抓起一張廢紙,信手描繪起桌上的瓶花。一旁的外公看了誇讚說:「這孩子手真巧,不只畫得細膩逼真,好像連花朵的香氣都畫出來了。」這句話讓我想起十幾年前的一段往事。
  同樣是返鄉探親的夏日時光,同樣是入夜餐後的茶敘情景,記得父親第一次看到三歲的小女兒以左手塗鴉時,非常急切、嚴肅的告訴我:「左撇子很不好,你一定要好好盯著,幫她改正過來。」我費了一番脣舌向父親說明,慣用左手的生理機制並非不正常,硬要調整用右手恐怕不容易。父親雖然不再堅持,卻還是忍不住說了一句:「你一定是沒有認真盯,她才改不了。」
  其實,就在不到半個世紀之前,也就是我成長的年代裡,慣用左手的孩子常吃盡苦頭。因為當時的知識尚無法解釋慣用左手者的生理機制;與眾不同的習性,除了在某些場合容易造成不便之外,更容易被視為「怪人」。因此,為人父母者難免憂心,強制糾正的結果,是在孩子心裡烙下深刻的痛苦痕跡。
  這一代的父母看到慣用左手的孩子,比較能以平常心視之,因為他們接受了科學新知,了解大腦左右兩側的功能略有不同,慣用左手,代表孩子的右腦比較發達。
  因為想法上的改變,使我們對同一件事情的感受、態度也有了差異,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對於處在煩惱中的朋友或孩子,我們習慣勸對方「換個角度想」,可見這個道理有多通俗平常。
  心理分析大師佛洛伊德曾說:「一個成熟的人,應該能夠創造性的去工作與愛。」人本學派的著名學者羅哲斯也提出,一個成熟的人,應該能夠對不同的經驗採取開放的態度,接納事物的多元,對自己和對別人都有足夠的彈性與尊重。希望孩子EQ好,可以從培養孩子「換個角度想」的能力開始。
  然而,道理簡單不代表做來容易,只告訴孩子「不要這麼想」,並不能讓孩子馬上改變想法,轉換情緒。下列幾個教養方向,供提參考:
1、擴展孩子的視野與胸襟
  不管是透過傳播媒體、書籍課程,或者是親自接觸與體驗,讓孩子有機會了解不同國家、族群、團體的文化差異,以及這些差異形成的過程與原因。例如:規畫家庭休閒活動時,不妨多安排探訪不同文化的旅行,並且和孩子一起收集相關的知識與資訊,如此不僅能幫助孩子擴展視野,也能讓孩子對不同的經驗抱持開放的胸襟。
2、提升孩子對他人的了解與接納
  在許多親子對談的場合裡,尤其當孩子提到個別差異,例如:「比較喜歡A老師,比較不喜歡B老師……」、「某甲很大方、某乙很小氣……」;或者是對個別差異感到好奇,例如:「為什麼這個人會這樣?那個人會那樣?」時,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探討,不同年齡、性別、成長經驗等可能造成的個別差異。
3、引導孩子以多元的角度看事情
  當孩子與他人有衝突時,也是引導孩子發展多元觀點的最佳時機。先傾聽、同理孩子的感受,讓孩子的情緒得到紓解,再引導孩子想想看:「對方有沒有可能是這樣……,或者那樣……」「你認為對方為什麼要這麼做?」「對方的想法和立場是什麼?」走過這個歷程的孩子,自然會養成從不同角度看待事情的習慣。
4、鼓勵孩子尊重與欣賞他人
  面對夫妻之間,或兩代之間的管教不同、生活作息差異等,父母若能對他人表達尊重與欣賞,孩子自然會以父母為模範。當孩子表達對他人的尊重與欣賞時,請多給予鼓勵。
  幫助孩子鍛鍊「換個角度想」的能力,使他們成為成熟圓融的EQ高手。

景美國小輔導室提供 981117

蘋果裡的一顆星

有一天,小孫子從幼稚園放學回家,大聲叫著:「爺爺!爺爺!」
「小乖孫,什麼事啊?」爺爺疼惜的問。
「爺爺!蘋果裡面有一顆星耶!」
「那不稀奇啊!你每次吃蘋果最後剩下來的核,就是蘋果的心啊!」
「爺爺不是啦!人家是說蘋果裡面有一顆小星星啦!」 小孫子急著澄清此星非此心。
爺爺正色地說:「不要胡說!蘋果裡怎麼會有星星呢?」
「爺爺!爺爺!是真的啦!蘋果裡真的有一顆星星啦!」
拗不過小孫子的撒嬌,爺爺的愛心開始超越了他那自以為是的理性,終於和顏悅色的問小孫子,「那你可不可以把蘋果裡的星星找出來給爺爺看呢?」
「好啊!可是爺爺您要先給人家一個蘋果和一把刀嘛!」
爺爺一面為小孫子準備,一面叮嚀:「要小心刀子哦!」
「人家知道啦!」 小孫子一面回答,一面把蘋果橫放在桌面上舉刀就要切 …… 。
爺爺看了,忍不住大叫:「不能這樣切!」 一面把蘋果搶過來,重新直立在桌上,然後告訴小孫子「切蘋果要從上往下切才對!」
不知道平常您如何切蘋果?是不是也和爺爺一樣呢?其實幾乎99% 的人都像爺爺一樣,先把蘋果的五爪貼在桌面上,讓蘋果先四平八穩的站好,然後再一刀切下去,也許因為絕大多數的人都這樣切蘋果,而在習以為常之後,我們就會像那位爺爺一樣,慢慢就把這個習慣的切法,當成了「唯一」的切法,所以一旦看到小孫子沒照「傳統習慣」的方法切蘋果,就要氣急敗壞,就要立刻攔阻,爺爺是不是正是你我的一面鏡子呢?
「爺爺!讓人家照人家的方法切好不好嘛!」小孫子又開始撒嬌了。撒嬌本來就是全世界最溫柔, 效果卻最大的一種方法,小孫子一撒嬌,爺爺的堅持又慢慢開始融化。
「好啦!好啦!那就照你的方法切,可是要小心哦!」
小孫子一面歡呼,一面再把蘋果橫放,然後朝著中央切下去,蘋果剎時被分成了頭尾兩半,而蘋果中的五粒種子, 恰好整齊地在這兩半的中央構成了一顆星星。 爺爺看著星星,不禁緊緊地摟著孫子, 因為這輩子吃了這麼多蘋果, 而直到今天爺爺才發現原來蘋果裡面還有那麼漂亮的一顆星星!
如果您像爺爺一樣,從來沒看過蘋果裡的星星,那也許正是對我們默守成規的一種提醒,它提醒我們不要拘泥成規,它提醒我們不可安於習慣,它更提醒我們要樂於嚐試來使生命寬廣,它也啟示我們要用精益求精來豐富人生的彩妝。
景美國小輔導室提供 981020

散播希望的種子

文/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本文轉載自國語日報2004/11/25 家庭版
  我去桃園縣一所小學演講,講到一半,突然聽到一陣悅耳的旋律從擴音器中傳出來,原來是維瓦第的「四季」。正疑惑間,看到一群孩子衝到操場上玩耍,才知道原來是下課鐘響。
  校長說,學校偏遠,孩子沒有什麼機會接觸藝術和音樂,他將世界名曲節錄二十秒,當作上下課的鐘聲,讓孩子熟悉,熟悉後就會喜歡,喜歡了,長大後就可以自己欣賞。他說,一個月換一次鐘聲的音樂,一學期下來至少可以聽三首世界名曲,六年下來也可以欣賞到很多。
 我聽了很感動,真是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人生到處都是受教育的機會,只看用不用心罷了。
上課鐘只是個信號,隨便用什麼聲音都可以,我小時候的學校是請校工搖鈴,人工貴了以後改為電鈴,電鈴聲音非常不好聽,為已經緊繃的升學神經更添上壓力。後來,很多學校換成西敏寺的鐘聲,但是還是不脫打鐘的概念,這位校長的巧思將例行公事換成音樂欣賞,給孩子多一點培養音樂細胞的機會。
其實,孩子在生活中所學到的東西遠比坐在課堂中來得多,人類最早的學習是在生活中,並非在課堂裡,尤其「美學」這種人文素養,更是要從生活中去潛移默化才會見效,風度和涵養是惡補不來的,我們現在的教育只注重評量,只會用考試來評量學生的學習,凡是不能考的東西都當作不重要,真是走得偏差了。
這位校長又說,生活教育最主要是整潔,學校窮沒有關係,但是要乾淨;所以,暑假中他與老師們把學校整理得乾乾淨淨,又種上一些便宜的小花,如非洲櫻、草牡丹,整個校園立刻煥然一新,跟以前不一樣了。他跟我說,「破窗效應」還真有點道理,校園弄乾淨後,學生就不再隨地丟紙屑了。
他每天早上站在校門口跟學生道早安,所以學生很自然的就養成見面打招呼的習慣,連見到我都會說「客人好」,讓我很驚訝。看起來,我們的孩子是小時了了,越長大越糟,你不能想像那些張牙舞爪、口出惡言的立法委員,以前曾經是說話有禮貌的小學生。我跟校長提到這一點,他大笑說,沒有關係,教育就像播種,農夫都知道撒下的種子不一定每顆都發芽,對他來說,只要有一半發芽;他就很滿意了,那些不發芽的,至少也知道自己應該發芽;做不到是一回事,連是非都不分,又是另外一回事,只要知道自己做的是錯事,這個人就有悔改的希望,就怕根本不知道自己做的是錯事。所以,他覺得基礎教育很重要,是人格教育;根好,一時長歪,有機會扶正,就怕根爛了,上面再好,也不能持久。
我聽了很感動,臺灣的希望就在這一群默默耕耘的教育工作者身上,每個孩子都是一顆希望的種子,我們永遠不知道我們耕耘的是未來的愛迪生還是愛因斯坦,但是只要有一個學生造福了人類,我們的辛苦就值得了。我想這是所有老師無怨無悔付出最主要的原因,別人工作的目標是薪水,我們工作的目標是希望。
景美國小輔導室提供 980912

2009年6月8日 星期一

原來你也很富有

文/何南輝 摘自《55個改變你一生的小故事》
有一位青年,老是埋怨自己時運不濟,發不了財,終日愁眉不展。這一天,走過來一個鬚髮皆白的老人,問:「年輕人,為什麼不快樂?」
「我不明白,為什麼我總是這麼窮。」
「窮?你很富有嘛!」老人由衷地說。
「這從何說起?」年輕人不解。
老人反問道:「假如現在斬掉你一個手指頭,給你1千元,你幹不幹?」
「不幹。」年輕人回答。
「假如砍掉你一隻手,給你1萬元,你幹不幹?」
「不幹。」
「假如使你雙眼都瞎掉,給你10萬元,你幹不幹?」
「不幹。」
「假如讓你馬上變成80歲的老人,給你100萬,你幹不幹?」
「不幹。」
「假如讓你馬上死掉,給你1000萬,你幹不幹?」
「不幹。」
「這就對了,你已經擁有超過1000萬的財富,為什麼還哀歎自己貧窮呢?」老人笑吟吟地問道。
青年愕然無言,突然什麼都明白了。
心靈導航
親愛的朋友,如果你早上醒來發現自己還能自由呼吸,你就比在這個星期中離開人世的人更有福氣。如果你從來沒有經歷過戰爭的危險、被囚禁的孤寂、受折磨的痛苦和忍饑挨餓的難受……你已經好過世界上5億人了。如果你能夠參加一個宗教聚會而沒有侵擾、拘捕、施刑或死亡的恐懼,你已經比30億人更幸福了。如果你的冰箱裡有食物,身上有足夠的衣服,有屋棲身,你已經比世界上70%的人更富足了。
根據聯合國「世界糧食日」資料顯示,全球有36個國家目前正陷於糧食危機當中;全球仍有8億人處於饑餓狀態,第三世界的糧食短缺問題尤為嚴重。在發展中國家,有兩成人無法獲得足夠的糧食,而在非洲大陸,有三分之一的兒童長期營養不良。全球每年有600萬學齡前兒童因饑餓而夭折!
如果你的銀行帳戶有存款,錢包裡有現金,你已經身居於世界上最富有的8%之列!如果你的雙親仍然在世,並且沒有分居或離婚,你已屬於稀少的一群。如果你能抬起頭,面容上帶著笑容,並且內心充滿感恩的心情,你是真的幸福了——因為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可以這樣做,但是他們卻沒有。如果你能握著一個人的手,擁抱他,或者只是在他的肩膀上拍一下……你的確有福氣了——因為你所做的,已經等同於上帝才能做到的。
親愛的,如果你能讀到這段文字,那麼你更是擁有了雙份的福氣,你比20億不能閱讀的人不是幸福很多嗎?看到這裡,請你暫且放下書,然後非常認真地對自己說一句話:
「哇!原來我是這麼富有的人!」


景美國小輔導室提供 980616

2009年5月20日 星期三

今天就是你最好的禮物

轉載網路
有個故事是這麼說的……有一對兄弟,他們的家住在八十層樓。
有一天他們出去爬山,回家的時候,卻發現大樓停電了!雖然他們背著一大包的行李,但看來沒什麼選擇,於是哥哥對弟弟說:「我們爬樓梯上去吧!」於是,他們就背著一大包行李開始往上爬。到了二十樓的時候,他們開始累了!哥哥告訴弟弟說:「包包太重了,這樣吧!我們把它放在二十樓,先爬上去,等電來了再坐電梯下來拿。」,弟弟說:「好!你真聰明!」,於是他們就把包包放在二十樓,繼續往上爬。卸下了沉重的包袱,輕鬆多了!他們一路有說有笑地往上爬。但好景不常,到了四十樓,兩人實在累了,想到只爬了一半,往前看,竟還有四十樓要爬,兩人開始互相抱怨,指責對方不注意停電公告,才會落得如此下場。他們邊吵邊爬,就這樣一路到了六十樓。
到了六十樓,也許是累得連吵架的力氣都沒有了,哥哥對弟弟說:「只剩二十樓了,我們就不要吵了,默默的爬完它吧!」於是他們安靜地繼續走,終於,八十樓到了!到了家門口,哥哥擺出了一個很帥的姿勢:「弟弟,開門!」,弟弟說:「別鬧了!鑰匙不是在你那兒嗎?」……,結果,如你所想的,他們把鑰匙留在二十樓的包包裡了!……
有人說,這個故事其實在反應我們的人生。
二十歲之前,我們活在家人、老師的期望和期許之下,背負著很多的壓力、包袱在走,自己也不夠成熟有能力,因此步履難免不穩。
二十歲之後,離開了眾人的壓力,卸下包袱,開始全力追求自己的夢想,就這樣過了愉快的二十年。
可是到了四十歲,發現青春早已過去,不免有許多的遺憾追悔,於是開始遺憾這個、惋惜那個、抱怨公司、抱怨社會、抱怨政府……,就這樣在抱怨遺憾中度過了二十年。
到了六十歲,發現人生已所剩不多,於是告訴自己,不要再抱怨了,就珍惜剩下的日子吧!於是默默地走完自己的餘年。
到了生命的盡頭,才想起自己好像有什麼事還沒完成……,原來,我的夢想還留在二十歲,沒有完成。你也是如此嗎?想想自己的夢想是什麼?最在意的是什麼?不要到了四十年後才來追悔。
昨天已成為歷史,明天則遙不可及,而今天是一個禮物,所以英文把「現在」稱為Present﹙禮物﹚,請你珍惜這份禮物。
想一想希望將來的自己和現在有何不同?把握現在,記得,今天就是你最好的禮物。



景美國小輔導室提供 980519

2009年4月6日 星期一

媽媽的帳單

網路轉載20090407
小明家是經營餐廳生意,有時放學後他會到餐廳幫忙,招呼客人入座點菜收拾碗筷、算帳結帳。他漸漸覺得自己似乎也成了一位生意人。有一次,他忽然突發奇想,也開了一張帳單寄給媽媽,索取他在餐廳幫忙作事的酬勞。
幾天後,媽媽收到這份帳單,上面寫著:
1.洗碗盤費500元
2.掃地拖地費200元
3.送外食到顧客家300元
4.至郵局寄發信件帳單100元
5.小明一直是勤奮聽話的好孩子100元
共計1,200元
小明的媽仔細看過這份帳單後,什麼話也沒有說。晚上小明在他的枕頭旁看到了他所索取的1,200元報酬。正當他得意如願以償,要把1200元收到自己的口袋時,突然發現枕頭旁邊還放著一份給他的帳單。
小明欠他母親如下款項:
1.在母親家裡過十年平安無憂的生活費用0元
2.十年中,食、衣、住、行的費用0元
3.上學的學費、書籍費0元
4.生病時的醫藥、照顧費0元
5.有一個慈愛的母親0元
小明讀著讀著,感到羞愧萬分!過了一會兒,他懷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躡手躡腳地走近母親,將小臉藏進母親的懷中,小心翼翼地把那1,200元塞進了她的圍裙口袋裡。

懂孩子的腦 教學事半功倍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洪蘭
美國的神經年會邀請的主講者是達賴喇嘛,題目是「禪與腦」,科學家終於把他們在實驗室做的東西與一般老百姓的生活經驗搭上了關係。愛因斯坦說:「科學沒有宗教是跛的,宗教沒有科學是瞎的。」其實在教育上又何嘗不是如此?
  教育是改變人類心智,使人類超越動物本性的唯一方法。神經心理學的研究發現,過去三百年來,笛卡爾是錯的,心物不是二元而是一元,當大腦病變時,心智跟著改變,行為也就不一樣了。腦與行為互為因果,交互在作用著,要辦好教育不可能不知道大腦的發展與功能,因此,布希總統一上臺就立刻宣布:「這是腦的十年。(It's the decade of brain.)」柯林頓總統夫人也在白宮召開腦與學習的記者會,強調腦科學在教育上的應用。
  在一九五六年Noam Chomsky提出「表現」 (Language performance)和「能力」 (Language compe-tence)的概念,我們知道知與行之間的確有很大的差距。很多時候,孩子或病人無法正確表達出他們所知道的東西,但是從大腦中卻可以作出推論,例如誘發電位 (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的研究便發現,大腦對熟悉的圖片會有較大的P300電波出現,對語意不相符的句子會有N400波,對文法不相符的句子會有P600波出現,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神經連接的密度不同。
  三千年前孔子說,教育應該「因材施教」,但是直到最近才從大腦研究中看到為什麼:在處理同一件事時,每個人大腦的反應不盡相同。有一個研究發現,同卵雙胞胎在處理同一件事情時,大腦活化的區域不同:雙胞胎的基因相同,所以大腦的結構相同,但是因為後天的經驗不同,所以活化的神經迴路不同,所得出的觀念也就不同。這個研究提供了教育的神經機制,因為教育是後天的操弄,它卻可以改變先天的神經迴路連接,所以不管一個孩子先天的資質如何,後天至少有改變他命運的空間,大腦不停的因為外界需求而改變裡面神經迴路的連接,這個可塑性(brain plasticity)就是教育的意義。
  東方的父母都非常在意孩子的成績,一直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又深受電視廣告的蠱惑,非常害怕孩子會輸在起跑點上,因此,不停的逼迫孩子補習,上才藝班。但是如果大腦會不停的因為外界環境的改變而改變內在神經連接,我們又何必趕在幼時學習所有的知識呢?大腦並沒有過了青春期就定型,就不能改變,只有少數的窗口會很早關掉,如情緒和母語的學習,但是高層次的認知學習並非如此。人生是馬拉松競賽,不是百米衝刺,因此,沒有輸在起跑點上這回事,馬拉松看的是耐力和毅力,講究的是有沒有跑完全程,走到終點。人生很長,學習的機會很多,只要保持學習的動機,不怕孩子不成功。
過去,我們只能從考試來評量學習的成效,但行為的改變往往不是立竿見影,有時成效並不會馬上出現而令我們沮喪;現在我們從大腦中看到腦與行為的關係,讓我們知道教育是有成效的,只要用心,每個孩子都可以帶得出來。我很希望臺灣也能順應世界潮流,將腦科學的研究納入教育專業中,使我們的教學更能配合大腦的發展而事半功倍。

2009年2月11日 星期三

管理時間的祕訣

本文轉載自國語日報2006/02/23 家庭版

文/呂宗昕
明傑是一個聰明的學生。他的最大問題不是課業成績,而是永遠沒有足夠的時間。
他喜歡運動,經常參加球類競賽;他喜歡交朋友,時常參加同學聚會。明傑的母親希望他多才多藝,將他送到才藝班;怕他輸在起跑點,又給他請英文家教。他自己平時又愛看電視及打電動。
明傑平時最常掛在嘴上的口頭禪是:「沒時間!」
明傑想做的事情太多,但是可用的時間太少,所以他時時刻刻都在和時間賽跑,卻一直遠遠的落在時間之後;他深刻的感受到時間的壓力,一直在緊張的生活中尋找喘息的機會。
明傑的母親知道他的問題所在,但是又沒有好的方法可以幫助他,便請我和他談談,我欣然答應。
聽完他的問題後,我微笑的拿了一張紙給他,請他列出這一個星期要做的十件事情。他很快的寫下十件事。
我再請他將這十件事依重要性列出一到十的優先順序。他卻想了很久,無法判斷哪一件事最重要,哪一件事最不重要。
「都很重要!」他苦惱的向我說。
「每件事都很重要的話,那麼每件事都會變得不重要。」我笑著跟他說。
我告訴他幾個「時間管理」的重要概念,請他記在自己的筆記本中:
  一、凡事須判斷輕重緩急:每一個人一天都只有二十四小時,一天內無法做完所有想做的事。在有限的時間裡,只能選擇部分自己想做的事情。選擇的前提在於判斷,判斷的原則在於分析各件事的輕重緩急。分析之後,必須適當的加以取捨,讓自己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完對自己及社會最有意義的事。
二、清楚的決定優先順序:同一時間無法同時進行十件事;十件事分成十個時間進行,也需要明確的決定工作進行的前後順序。順序不是依照自己的喜愛程度,而是依事情本身的重要程度。首先要做的絕對不是自己最喜歡的事,應該優先要做的永遠是最重要的事。
三、有限時間須適當分配:時間是最寶貴的資源,也是最有限的資源,浪費之後,無法複製也無法再生。時間無法累積,也無法儲存,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分配。對於最重要的事,要分配給它最好的時間;對於最不重要的事,應該沒有分配時間的權利。
四、進行前須事先詳細規畫:生活會變得混亂,不是因為事情太多,而是事情的進行不在正常的軌道上運行。只要回歸到正常軌道上,事情再繁雜,也會井然有序。凡事豫則立,只要事先妥善計畫安排,思考進行的先後步驟,生活自然會變得輕鬆愉快。
明傑很認真的做完了筆記。我請他再看看剛才自己寫的紙條,問他還有幾件事情要做。
他很快的看了一遍,刪掉好多件事情,然後告訴我:「三件事!」
我開心的笑了,我知道他很快就會變成善於管理時間的快樂青年。

訓練記憶力

文/王秀園(腦神經訓練師)轉載97年10月22日國語日報

「如何提升學習競爭力」的焦慮,就像來勢洶洶的大海嘯,把家有學齡期兒童的父母打得東倒西歪。
  在家長成長班上,年輕媽媽的焦慮,隨孩子上小一而飆高。她逮住下課休息時間,神經緊繃的問我:「老師,我一向不大懂得如何念書,雖然認真,卻抓不到重點;考前只好把整本書背起來。我從不清楚自己讀進了什麼,學到哪些。腦袋硬塞了許多課本內容,回想起來依然是一片空白,成績也不理想。現在,我擔心孩子會跟我一樣。請問:我如何知道書裡的重點?並把方法教給孩子?」
  這個自認是「傻大姐」的媽媽,其實不傻,她提出的問題,剛好是近年腦神經科學家努力探討的課題:為什麼有人學習事半功倍?有人卻是事倍功半?
該留意的重點
  上天公平的讓每個人(除了少數腦傷患者)的腦子,擁有可以自由提取、有無限貯藏記憶空間的「長期記憶」,以及暫存知識等待轉換成長期記憶的「短期記憶」,還有一個與抽象思考、邏輯推理、解決問題能力密切相關的「工作記憶」。腦神經科學家苦苦思索:每個人同樣擁有有限的工作記憶容量,為什麼有人的學習可以事半功倍,有人卻徒勞無功?差別是在「流動智能」(fluid intelligence)和工作記憶容量的大小嗎?
  因此,他們臆測:學習效果佳的人,擁有特大的工作記憶容量;當平凡人只記得五至九個記憶單位的訊息時,這些人卻有暫存超過九個以上記憶單位的特異功能。另一個假設是:學習效果與工作記憶容量無關,而是腦子在學習時能否留意到重點。
  經過一連串實驗,腦神經科學家發現:學習效率高,關鍵在於腦子能快速抓住與學習內容相關的重要訊息,同時排除次要、無關的部分,使重要訊息暢行無阻的進入工作記憶裡,立即吸收、沉澱、處理。
  研究人員還發現,學習成效低的人,問題出在:讓重要與不相干的訊息,全都進入容量有限、處理速度有時效性的工作記憶。這就像無法分辨事情輕重緩急的祕書,面對突然湧入的大量資訊,焦頭爛額,很難有成效。
  至於人腦,有沒有扮演著主宰「注意到該注意的點」的關鍵角色呢?
  腦神經科學家麥克納(Fiona Mcnab)和克林柏(Torkel Klingberg)發現:位於大腦皮質層裡的前額葉,主要工作是釐清每次任務的主目標是什麼?並向藏在腦內深處的基底核通風報信,讓它去篩選、過濾不相干的訊息,阻止它們進入前額葉,干擾工作記憶。腦內兩個重量級角色攜手合作,讓腦子做最有效率的資訊處理與吸收。
  所以,下一個問題是:該如何訓練、引導自己的前額葉,具有足夠的判斷力和優質的觀察力,去留意該注意的要點。
眼前珍寶
  有些人具鑑賞玉石、挑選珠寶的好眼力,是因為生長在珠寶世家,耳濡目染,自然內化成鑑賞功夫;有些人則缺乏環境薰陶,需要師傅來訓練、培育鑑賞力。人類在知識的追求、生命智慧的累積上,有時也需要後天有系統的安排來助一臂之力。

  在臺灣,每當考試接近時,老師往往比學生緊張,自動整理重點,不斷小考讓學生複習。在美國,老師卻要學生依據教過的內容,擬定題目,在課堂進行分組益智問答競賽。
  兩者的差異是:一個是被動吸收,重點全靠他人幫忙尋覓;另一個是主動在一堆資訊裡,費神挑選。剛開始學生可能問些瑣碎、混雜的訊息,但漸漸的訓練出能力。有些前額葉,會開始提出需要深思的問題,摸索知識脈絡,釐清許多道理。更傑出的,則能把課本知識活用,與生活做深層結合。
  我建議年輕媽媽:先做個簡單練習,讀過一段課文後,猜想老師可能提出哪些問題,然後試想如何作答。如果覺得回答不周全,再找尋相關知識,靜心回想如何將這些資訊與之前所學連結,活用在生活中。另外,閱讀繪本、文章、故事時,也可以嘗試將兩本書、不同素材、表現方式、架構等做比較分析。
  年輕媽媽終於開竅,她不僅能看見字裡行間暗藏的重點,同時,也學會了引導孩子如何學習的方法。
  愛,是世上最強的學習推力,爸媽不妨用我教的方法和表格做一番練習。



景美國小輔導室 98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