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日 星期三

被父母說胖 孩子更自卑

作者:曾多聞 2016-02 親子天下 調查顯示兒童開始為身材困擾的平均年齡降至9歲,青少年身材霸凌問題日益嚴重。為幫助孩子維持健康體重但不造成負面自我形象,家長不應以「減肥」作為鼓勵孩子健身的理由,應該引導孩子為健康、快樂而努力。 被父母說胖 孩子更自卑 圖片來源:黃建賓攝 孩子開始為身材困擾的年齡逐年降低,雅虎大型調查顯示,不分性別、40年前兒童及青少年開始為身材困擾的平均年齡為13歲,目前則降至9歲。 專家分析,孩子對身材產生自卑感的最大原因是媒體過度宣傳「瘦才是美」觀念,以及青少年間的身材霸凌問題。 在1993名受訪者當中,六成青少年表示第一次為身材煩惱,是因為同學或朋友取笑自己肥胖。三成表示比較自己與雜誌模特兒穿同樣衣服的照片後,覺得自己身材不好。 《好女孩不發胖》作者羅賓·西爾弗曼(Robyn Silverman)指出,現在的孩子在很小的年紀,就從媒體接收到「特定身材才是美」的刻板印象。她說:「這個年代的孩子也比過去更急於穿上成人的流行服飾,作為長大的宣言。」 雖然同儕及媒體在兒童及青少年自我形象上扮演最重要角色,但也有25%受訪者表示,父母的態度讓他們對自己的身材感到更自卑。研究發現,被父母說「胖」的孩子,對於他人批評自己的身材,也會變得更敏感。 建立身體正面形象 父母態度是關鍵 避免孩子產生負面自我形象、以及身材霸凌的加害者,關鍵是爸爸媽媽如何以「健康」而非「減肥」理由來鼓勵孩子健身。 哈佛醫學院營養學家法蒂瑪·史丹佛(Fatima Stanford)說:「很多人以為健身就是減肥。大錯!健身是一種提高生活品質的手段。」 研究顯示健康的身體提高生活品質,維持健康體重的人罹患慢性疾病、心理疾病的比例都比較低。固定從事體育活動的孩子,學業成績也比較好。史丹佛說,這些才是父母應該鼓勵孩子控制飲食、健身的理由,而不是為了減肥。 她補充:「終身健身習慣始於童年,從小開始健身的習慣會持續到成年後。」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持續運動是為了讓自己更健康、更快樂,不是為了讓體重達到某一個數字。

2016年5月28日 星期六

諶立中:我是醫師,也是3個過動孩子的爸爸

作者:李宜蓁 2016-03 親子天下雜誌 76期 一位精神科醫師父親,經常為了孩子在學校的失序行為,到校跟老師道歉, 直到最小的兒子念了小五,他才驚覺未能及早發現自己3個孩子都有過動特質…… 如果,你是一個受過兒童青少年訓練的精神科醫師,家有三個具過動特質的孩子,卻等到他們分別念小五、高中甚至碩士班才「發現」,過去孩子的「問題」長期被自己的專業忽視……你會不會後悔想要彌補? 如果,你是區域醫院派到轄內國中小學向老師做「過動衛教演講」的專業醫師,卻又是同時為了自己的小孩上課嗆老師的行為,經常到校跟老師道歉的父親……你會不會百感交集?有時無法自處? 這位父親是今年五十八歲、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司長諶立中。畢業自國防醫學院、在精神科看診多年的諶立中,曾官拜上校是專業醫師,但是為了陪伴過動特質最明顯的老三,度過反叛的青春風暴,曾經每晚回家就是和孩子一起上網殺怪物、研究闖關祕笈;瞞著太太,父子倆一起看《火影忍者》跟《航海王》漫畫。 他不開口時看來嚴肅、背總是打直,曾當過國軍北投醫院院長、國防部軍醫局處長。談起三個孩子,反而肩膀鬆了下來,輕嘆一口氣說:「我只是捏了一把冷汗,還好他們都順利過來了。」 諶立中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老大今年三十歲,成大工業設計系畢業,目前在荷蘭工作;二女兒畢業於師大,目前在國中擔任特教巡迴老師;老三也念成大工業設計,目前一邊念書一邊創業。 單看諶家孩子的外在表現,不禁使人疑惑:他們書都念得很好、長大發展也不錯,有沒有被發現「過動」很嚴重嗎? 孩子自我克制,出現強迫行為 正因孩子都大了,諶立中回頭看的,不是課業、人際這些顯而易見的外在層面,反而看見過動對他們發展自我概念的影響;以及在沒有更好策略協助下,他們為了控制自己的過動特質發展出的自救方法,反而各自受苦於一些焦慮、強迫等症狀。 「如果能更早一點發現跟處理,一切可能會不同⋯⋯」諶立中低聲道出一個父親的親身體驗。 「老三念小班,我就曾經去幼稚園跟老師道歉。」三個孩子中,諶立中對老大管得特別嚴、行為要求多,天真、好動的老大從小常常被要求坐有坐相、吃有吃相,不聽話就被敲頭,「也許當時我在醫院看到的個案都比較嚴重,相對覺得老大是調皮、好動,一直不太在意,根本沒想到他可能是過動症。」二女兒則是個性龜毛,動作非常慢,一頓飯吃兩小時,經常在放空,上學三天兩頭忘記帶東西。 三個孩子的注意力問題被正視,是在老三念小五那年。剛開學不久,老師打電話要他跟太太去學校,因為老三上課不專心,老師糾正他一句,他就回嗆一句,那時諶立中才驚覺,事情的嚴重性好像超過他的想像。 仔細評估後,諶立中發現老三有注意力不足跟衝動的症狀,且已經明顯影響到在校學習。更慘的是,當時念高中的老大也跟諶立中反映,他跟弟弟一樣上課極易不專心,尤其國中上數學課完全無法聽課,「幾乎都用背的」!長久以來老大為了克制不專注跟衝動,發展出了一些焦慮跟類似強迫症的行為,比方他參加高中聯考會不自主的檢查書桌前的名條,檢查超過三十次還停不下來。 調整教養、與孩子討論用藥 針對老大跟老三的明顯注意力不足與過動症狀,諶立中跟太太當時發展出一些對策跟教養調整。醫學研究證實運動可改善症狀,於是他們調整對功課的要求,如果坐不住了就讓他們去打球,兩兄弟後來都打到進入籃球校隊。然而打球雖有幫助,卻無法壓制所有症狀。 老三因症狀明顯,不僅影響在校學習,國中時跟媽媽也產生極大衝突,於是老三從國中開始服藥到高中。這期間,諶立中不斷的跟兒子討論,調整藥量、服藥搭配行為控制,比較服藥與不服藥的成效。 兩個過動兒已讓爸爸忙得團團轉了,那個從小就是好學生、不太讓爸媽操心的二女兒,念到師大終於也向爸爸求助。因為她上「教育統計課」時不管再認真、筆記抄得多仔細,思緒總會中斷、飄走,無法專注學習,渴望學好卻做不到,讓她挫折無力。諶立中這才慢慢拼湊她從小動作慢、常放空的諸多行為,其實她也有過動症中較難以被發現的「注意力缺乏」特質。 「當我知道自己可能從小有注意力缺乏的特質時,反應不是『天啊,我是ADD(注意力不足亞型)』,反而有種『原來是這樣』的恍然大悟感!」諶立中的女兒回憶,從小她「每天一忘」,不是作業、便當,就是水彩用品,求學過程中她經常自我懷疑:「身為好學生,我怎麼會是因為忘東忘西,而被罰站在教室後面的那一個呢?」注意力不足,讓她經常焦慮、擔心,因預期自己會出狀況,所以必須身心全副武裝,放學前再三檢查功課有沒有帶齊。 諶立中的女兒從小苦於注意力不足,深深了解「我努力了,但還是做不到的無力感」。現在她身為有特教專業的老師,希望利用有效策略及早幫助孩子們,不要因為無助感的累積放棄自己,甚至導致反社會行為,被迫成為「壞小孩」,也能不要受限,人生多一些選擇。 鼓勵親師合作,發揮孩子特質 由於諶立中自己孩子的成長有所缺憾,秉持希望別人家孩子能早一點被協助的急迫感,兩年前他在擔任新北市衛生局副局長時,協助推動了全市小二生「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篩檢計劃」,當時引起各界極大的反彈。外界批評政策過於粗糙,太快將過動問題連結到看醫生、吃藥,給疑似過動的小孩貼標籤,多個議員、家長、教育等相關團體對政策提出關切或抗議。後來計劃名稱緊急調整,拿掉「篩檢」二字,實施不到一學年便喊卡。 面對這個出發點良善、結局卻失敗的政策,諶立中苦笑說:「確實充滿挫折!推出前知道可能會有反彈,但不知道會這麼大!」若重來一次,諶立中仍希望喚起家長、老師對過動問題的重視,但不再強調醫療轉介,而會先去學校做衛教,並及早把家長拉進來,提供親師改善孩子過動症狀的更多有效方法。 身為父親,他始終遺憾當初只是一直去學校道歉,卻沒更進一步跟老師合作發展對策。「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篩檢計劃」推動後,諶立中跟各方人士溝通,也部分修正他的想法,他認為最重要的仍是提醒家長務必正視孩子的困難、幫助他們,改變對待孩子的態度,讓他們的過動特質發揮在正向的地方。

2016年5月15日 星期日

安全教育:搭電梯遇到陌生人進來怎麼辦?

作者:單信瑜、羅怡君 2016-05 親子天下雜誌 78期 孩子的人身安全一直是教養孩子的挑戰課題,「電梯」是最常見的兒童安全狀況題,該讓孩子單獨搭乘電梯嗎?如果與陌生人搭乘電梯該怎麼保護自己?以下歸納簡單的3個原則,讓孩子學會判斷,以及保護自己。 狀況:「電梯裡只有自己一個人,門快關上時,突然有人按鈕門又重新打開,這時有位令自己感覺怪怪的人走了進來,這時候的你會?」 1、馬上離開電梯,不與陌生人單獨搭乘電梯。 2、有點不好意思離開,只好硬著頭皮按下樓層祈禱快點到囉。 3、按下比原先要抵達更低的樓層,趕緊找機會離開。 4、離開電梯後,選擇爬樓梯上樓。 解答 遇到陌生人要進電梯,只要還來得及出電梯,那麼選項1是最好的做法;若猶豫間電梯門已關上,選項3按下其他低樓層電梯是權宜之計。此外也可與孩子約定,只要是單獨一個人時,無論陌生人是同性或異性,都不要單獨在密閉空間,請孩子在大廳或人來人往的樓層等待他人一同搭乘。 若要挑一個最常見的兒童安全狀況題,那麼應該非「電梯」莫屬。不只假日時逛的百貨公司購物中心,平日孩子也可能搭補習班、才藝班以及家裡大樓的電梯,在這小小的密閉空間裡,即使有監視器也無法及時解除危機。近年來電梯裡發生的事故中,除了硬體故障引發的安全疑慮,還有多起「單獨與陌生人」搭乘電梯而受傷或騷擾的案件。 首先,我們建議學齡前的孩子絕對不要單獨搭乘電梯,原因是孩子身高不足,發生任何問題都無法順利按鈕通話應變,再多的常識也幫不上忙。因此,讓孩子自己搭電梯的前提是,孩子已有能力選擇任何按鈕。但,即使如此,碰到單獨與陌生人搭電梯情況,成人也可能陷入兩難。 如果有「說不出哪裡怪,就是覺得不太舒服有點害怕」的感覺,也許是重要的保命第六感。特別是我們難以和孩子討論判斷好人、壞人的標準。 現今許多犯罪案件,多利用孩子較容易相信別人、「不好意思拒絕」的心理弱點,製造許多犯案機會。以電梯情境為例,有心者也可能在某個樓層中途進入。當你一個人搭乘電梯上樓,在某個樓層,電梯停下,有「怪怪的人」要進來。該如何應對? 其實處理原則幾乎相同,以盡速離開電梯為最佳選擇。 也許很多人認為爬樓梯相對安全,然而每個場域的樓梯間狀況差異甚大,有些大樓雜物堆放,陰暗視線不佳,甚至樓梯間反而沒有監視器,成為比電梯更危險的安全死角。若電梯裡的陌生人心懷不軌,也可能在其他樓層離開電梯後潛伏在樓梯間,發生危機時更呼救不易。 整體情境的思考過程是希望孩子養成「判斷力」,而不只依賴「直覺」。更要突破「不好意思」的心理障礙。 電梯裡的應對情境,需家長視自己居住環境多加解釋,若大樓有管理員且出入份子單純,那麼不一定需要這麼做。在外面的陌生環境時,就可要求孩子多一點戒心。若孩子無法判斷「風險」,那麼我們則可以歸納簡單的原則讓孩子練習: 1、住家的大樓:如果都是純住宅,沒有外人出入,狀況單純些。 2、住商混合的大樓:警衛沒有管制,出入份子較為複雜。 3、沒有警衛的大樓:一般來說出入的人應該多半熟識,一旦有陌生人就應立刻提高警覺。 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弱點」也不一樣,但相同的是面對突發情況時的慌張不安。若我們平常能和孩子預先討論各種情境,依據孩子的反應和能力給出「最實際且做得到」的建議,那麼一旦有萬一,也就能從平日的默契中尋找解決辦法了。 遇到陌生人要進電梯,只要還來得及出電梯,那麼選項1是最好的做法;若猶豫間電梯門已關上,選項3按下其他低樓層電梯是權宜之計。此外也可與孩子約定,只要是單獨一個人時,無論陌生人是同性或異性,都不要單獨在密閉空間,請孩子在大廳或人來人往的樓層等待他人一同搭乘。

2016年4月30日 星期六

家庭與生活-親子遊

作者:邱紹雯 2015-09 親子天下Baby 11期 台灣近來吹起野餐風,許多場地也備受爸媽推薦,如果你還沒選定去哪裡野餐,北中南人氣野餐地報你知! ‧美堤河濱公園 基隆河畔野餐聖地,擁有大片翠綠的綠地,河道、綠地、藍天勾勒出賞心悅目的野餐景致,連續3年獲選為「TLC台北野餐日」舉辦場地。 交通:北捷劍南路站出,步行10分鐘 廁所:有 ‧大安森林公園 交通方便,並擁有多樣遊憩設施及開闊青草地,1秒就能享受從都市進入森林的樂趣。 交通:北捷大安森林公園站出 廁所:有 ‧URS27 華山大草原 文青爸媽及家有毛小孩的最愛,擁有市區中難得的大草地,不少人喜愛帶著家中寵物一起來享受綠地。不適合怕狗的家長。 交通:北捷善導寺站出,步行5分鐘 廁所:有 ‧大湖公園 可環湖漫遊波光美景。園內的跨湖拱橋「錦帶橋」,每當春夏之交,煙雨瀰漫,彷如墜入中國古典水墨畫中,更曾登上國際媒體,為最大特色。 交通:北捷大湖公園站出 廁所:有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有適合遛小孩的大草地,校園充滿藝術氣息,各種裝置藝術讓綠地變得更生動活潑。校園視野佳,能鳥瞰淡水河,構築另一場美麗的視覺饗宴。 交通:北捷關渡站出,另搭接駁車 廁所:有 關渡自然公園 為自然保育公園,鳥類及生態植物豐富。小朋友野餐的同時,還可以欣賞到冬或夏季候鳥、螃蟹、彈塗魚、青蛙及溼地生態等。 交通:北捷關渡站出,步行十多分鐘或可轉搭公車 廁所:有 中部

家長管教愈嚴格,孩子語言發展愈緩慢

作者:邱紹雯 2016-04 親子天下 管教的緊與鬆該如何拿捏,一直是身為父母的課題。根據台灣師範大學最新的研究發現,嚴格的父母,孩子語言發展也可能較為落後。如何在和諧的親子互動中教養子女?看看專家的提醒。 過去華人家長常被視為「虎爸」、「虎媽」,事事嚴格管教,期許子女未來要比自己更加優秀。根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的最新研究中發現,在家長對幼兒「管」的教養信念中,愈是採取嚴厲管教者,孩子的語言能力表現反而顯得落後,尤其在3歲至4歲半的幼兒身上最為明顯;這也意味著,當家長往往想透過嚴厲責罵讓孩子學會聽話時,其實只會讓孩子選擇「閉嘴」,乾脆什麼都不說。 科技部與台師大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台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合作,今年啟動建置台灣第一個、也是華人第一個「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力邀國內20多位跨校、跨領域的專家學者及醫生參與,將追綜全國8000名幼兒從0到8歲,不同階段家庭和教保環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與變化,研究結果將作為協助政府政策制定的依據,並提供父母更好的育兒建議。 新世代父母不認同「虎爸虎媽」 台師大28日公布過去3年先期研究成果。研究人員在新北市隨機抽樣450名嬰幼兒,並對其家長進行問卷面訪調查,結果初步可看出,新世代的年輕父母相較於傳統華人社會的「虎爸」、「虎媽」教養風格已有改變趨勢,當中多數家長並不傾向嚴格教養,也不再認為子女成就應該比父母高。 此外,調查中也發現,幼兒的語言能力表現和家長的管教特質也呈現高度關聯。管教信念嚴厲的家長,認同「現在的嚴厲管教,孩子將來會感激;只要孩子不聽話,都該受到父母的責罰;父母責罵或批評孩子,會讓孩子進步」等。但研究發現,家長管教信念愈嚴厲,孩子的語言能力表現會落後於「一般嚴厲」或「較不嚴厲」教育下的幼兒。此一研究結果在兩歲前的幼兒身上沒有顯著差異,但在3歲至4歲半幼兒身上卻很明顯。 台師大通識教育中心主任周麗端解釋,當家長在教養的信念上愈趨向嚴格,愈容易出現負向管教的行為,例如孩子不聽話就過度責罵、以限制孩子的行動來進行管教,如罰站、不准玩玩具等,甚至是容易因行為失控而打孩子等,反而容易讓孩子更加退縮、不敢表達,因而失去口語練習的機會與意願。 但她也認為,不採取「嚴厲」管教,並不代表就是溺愛與放縱,學界普遍認同的教養觀念是對孩子「高要求」、「高回應」,意指對孩子日常的行為舉止有要求,孩子犯錯時採取適度的管教,更重要的是要對孩子的需求正確與正面的回應,才能營造良好的親子關係。 「八年抗戰」計畫完成國內幼兒發展資料庫 台師大「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計畫為期8年,要用科學數字記錄台灣孩子成長的軌跡,意義重大,在學界有「八年抗戰」之稱。第一階段的先期研究就耗時3年,研發完成0到6歲嬰幼兒認知語言發展、社會情緒發展、身體動作發展等評估工具。 計畫主持人張鑑如表示,歐美先進國家有許多幼兒發展資料庫,台灣卻始終付之闕如,加上台灣面臨少子化危機,以及獨特的新住民族群的成長、外傭照顧、隔代教養等環境變化,還要因應科技數位時代來臨,亟需要建置屬於台灣自己的幼兒發展資料庫,分析台灣嬰幼兒的成長發展狀況。

2016年4月24日 星期日

父母真的不會偏心嗎?

作者:曾多聞 2016-04 親子天下 出於本能,孩子總是在尋找「誰是爸爸媽媽最喜歡的小孩」的證據。兒童心理學家佩里•克拉斯(Perry Klass)醫師回憶自己的童年時期,姊妹總是拿著自己的作品問媽媽喜歡哪一幅。 同樣出於本能,父母難免偏心。演化心理學家認為,父母生育多個子女的根本動機,是生物為了把基因流傳下去而分散風險的投資行為。加州大學雷德蘭茲分校心理學教授凱薩琳•三文(Catherine Salmon)指出,當有一個孩子表現特別好時,父母自然就會偏心他,因為在這個孩子身上的投資報酬率看起來特別高。 通常孩子們都知道家裡哪個孩子最受寵,只有父母自己不知道。正因為瞭解偏心是不好的,父母常常都會自己騙自己,自以為絕對公平。 兒童行為學家、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芭芭拉•霍華德(Babara Howard)觀察到,自認在家裡不受寵的孩子,往往容易出現行為問題:「人沒有偏好是不可能的,但父母偏心的確是造成兄弟姊妹紛爭以及兒童行為問題最大的因素之一。」 「通常,最拚命引起注意的那個孩子,就是家裡最不受寵的孩子。你愈是把一個孩子從身邊推開,他們就會愈黏你。」她說:「不受寵而情感匱乏的孩子會產生攻擊性、依賴性、或過分需要關注。」 多數家庭裡 受父母寵愛的孩子不特定 臨床心理學家艾倫•韋伯•利比(Ellen Weber Libby)醫師指出,在多數的家庭裡,父母的偏好不是固定的,每天、每個星期最受寵的孩子都不一樣。她說,這種「輪流」是正常的,手足之間的良性競爭也是健康的。但是當父母的偏好固定下來的時候,家裡就會出現危機。父母偏心造成的影響,會一直持續到孩子成年後。 三文教授指出,在一個資源稀缺的家庭裡,父母偏心問題會更嚴重,受寵的孩子可能享有特權,這對受寵和不受寵的孩子同樣造成傷害。 霍華德教授說:「偏心的父母不必有罪惡感,要知道人都有偏好。重點是要怎麼去處理。」她建議父母,分別發掘每一個孩子的優點,不要用同樣的標準來衡量所有的孩子。當家裡不受寵的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時,她建議父母排出時間來和這個孩子單獨相處。 利比醫師說:「愛和偏好是不同的。坦承你有時候會偏好某一個孩子,不妨礙你仍然愛每一個孩子。」 克拉斯醫師建議父母,認清自己偏愛哪一個孩子,也有助提醒自己公平對待每一個孩子。讓孩子們知道,你無條件的愛他們每一個人,但父母的認可和讚美要靠他們自己去爭取。

面對頂撞兒,將發球權還給孩子

作者:王韻齡 2016-04 親子天下雜誌 77期 早上出門前,打開車門,後座擺著一盒面紙,我提醒要兩個小孩要注意,已是小學高年級的哥哥卻一屁股坐下去,我指著爆開的紙盒,他聳聳肩說:「你說不要坐到面紙盒,我沒坐到,只有書包壓到而已。」我努力克制發火的情緒說:「那沒關係,把紙盒修好就好了。」哥哥望著破裂變型的紙盒,臉色變得比剛才的我還要綠。 一段日子以來,類似的狀況一天要上演數次:叫哥哥快一點時,他不是不動如山,就是刻意放慢動作;叫他往東,他會往西北南任一方向,獨獨不會往東;即便是隨意閒聊,哥哥也是句句針鋒相對,力行著他的「唱反調」方針。 剛開始,我常被層出不窮的「唱反調」弄得非常火大,忍不住會教訓他,母子都有得理不饒人的特質,也一樣言語犀利,最後演變成兩方對峙、脣槍舌戰,比以前辯論時攻擊對手還累,很多時候我非但無法壓制他,還會被他的詭辯搞到血壓爆表。經過一段時間的混戰,我體認到發怒無濟於事,開始試著釐清現況。哥哥已逐漸脫離兒童期,慢慢向少年靠攏,他重視獨立與自我掌控權,對於不順己意的事情,反應明顯。雖然,他的態度不一定很差,言語也還不太激烈,大部分的時間,他呈現「懶得理人」的消極反叛,剩下的時間,差不多都是他興致好的時候,則充分運用自己反應迅速、口齒伶俐的長才,跟你挑語病、耍嘴皮、然後積極唱反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