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7日 星期二

讓孩子也有國際視野

讓孩子也有國際視野(轉載國語日報100年11月23日)
文/王秀園(腦神經訓練師)

  文字,可能是所有發明裡最安靜,影響卻最深遠的產物。
  第一次翻閱這本繪本是在書店裡。讀完時,不禁潸然淚下。於是,它與一堆書一起被迎進家門,悄然棲身在繪本區裡。心情低落時,我總會拿出它細細閱讀。
  封面是一個小男孩捧著熱氣騰騰的紅色大碗公,還來不及開動,就先吸飽一肚子香氣。翻開內頁,小男孩幸福滿溢的吃著麵條,窗外晴空綠地,輕風吹拂,躺在條紋沙發椅上的花斑貓,慵懶得打了一個大哈欠。書上寫著:「我吃拉麵的時候,隔壁的花斑貓在打哈欠。隔壁的花斑貓在打哈欠時……。」故事從主角的隔壁,隔壁的隔壁,漸漸延伸到隔壁村,還有隔壁村的隔壁村,然後縱身一躍,跨越國界。
  畫面的人文景觀也隨著不同國度而改變,豐饒富庶層層褪色。隔壁國家的孩童開始失去童年的安逸純真,現實的窮困迫使他們提早成熟,努力承擔生命裡的壓力。一個臉上裹著布巾的小女生推著一車麵包,在驢馬群裡穿梭,對著與她一般愁苦的人們叫賣。書上寫著:「更遠的一個國家的女孩在賣麵包。更遠的一個國家的女生在賣麵包時……」翻過一頁,畫面一片淒涼,遍地砂礫裡散落著斷壁殘垣,一個乾瘦如柴的孩子倒臥在地上。書上寫著:「遠在山上的一個國家的男孩,倒了下去。」翻到下一頁,漫天風沙的景象,書上只寫著:「風吹著,」再翻過一頁,漫天飛沙走石,小男孩瘦小的身軀在畫面的右下角無聲俯臥。上面寫著:「風吹著,就在這個時候……。」
  再翻過一頁,畫面又回到原點。小男孩背對著窗,依然努力吃著麵條,湛藍的天空裡,雲依舊輕悠悠的飄著,綠草如茵的院子裡,小男孩的腳踏車倚著花架,媽媽在二樓陽臺晒被子,風跨越時空,輕輕吹動窗簾,書上寫著:「風吹了過來……。」
  這本繪本,不管已翻閱過多少次,每次總能輕易的呼喚出淚水,再次提醒自己:珍惜身邊所擁有的幸福。我們這些身在福中的人,有時候需要這些小小的提醒;不知自己身在福中的人,就需要機會來拓展視野。 
  記得數年前,與一群從事教育的夥伴到柬埔寨旅遊,置身飄出陣陣怪味的黃色水域時,無法相信當地人生活的大小事都在小船裡搞定。那群在景點兜售物品的孩子,比起生活在更陰暗角落的孩子稱得上幸運;因此,即使上課的環境簡陋,孩子仍努力學習,認真聆聽,深深珍惜難得的福氣。
  在第一線的教育夥伴看了心有所感,不禁嘆道:「真希望我教的學生能來這裡體會這些小朋友學習時的認真、努力,知道能在臺灣安逸學習是多麼幸福的事,要好好把握學習的機會!」
  當然,我們不可能帶領小朋友遊歷世界,深入觀察各地人文。雖然有報章雜誌、電視、網路的眼可以一窺世界,可是他們選擇的題材、報導的方式,不一定適合學齡期的孩子;還好有特別為兒童編纂的《國語日報週刊進階版》,用九到十二歲孩子的高度,帶領學童關心地球,觀察世界各地發生的大小事,知道同樣事件在不同國家會有什麼樣的發展形態。
  例如,有些小朋友在享用營養午餐時喜歡挑三揀四,國語日報週刊就用心報導南韓首爾市為了營養午餐是否全面免費,舉辦了公民投票,還進一步分析全面免費背後的利弊,讓小朋友了解看似簡易的一件事,其實需要考量國家財政,還有公平正義;印度為了掃除文盲,提升小學的就學率,大力推展免費營養午餐,許多貧困家庭為了讓孩子有飯吃,都把小孩送到學校讀書,使多數學校的就學率達到百分之百;日本則善用營養午餐政策,培育學童服務的精神,以及增進對營養和正確飲食的知識;還有,大家印象中十分富饒的美國,也有許多貧窮學童是靠營養午餐熬過艱苦的成長歲月;同時也報導了泰國、香港、英國等不同國家的營養午餐的面貌和問題。
  孩子在讀這份週刊時,不僅跟隨熱門新聞關心身邊的大小事,並且把視野擴展到隔壁國家的隔壁國家,甚至是更遙遠的國度。雖然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語言、文化和命運,卻依賴同一個地球而存活;當一陣風吹過來,才驚覺我們的生命是相互依存,緊密得無法分割。大家關心的大小事都須憑藉每個人的力量去努力完成。

2011年11月4日 星期五

養孩子,先養好習慣

養孩子,先養好習慣
取自Babyhome網路文章
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是家庭教育的首要目標。
父母教養子女,應從小善養孩子的好習慣;
因為,習慣是人生的主宰,好習慣是一切成功的基礎。
⊕ 全美最佳教師的法寶
隆.克拉克曾獲全美最佳教師獎,也是唯一曾獲美國總統接見三次的小學老師。他先後教過兩所小學,第一所在北卡州偏僻的鄉下,這所學校教學資源缺乏,學生的學習狀況與其他學校相比,普遍處於相對弱勢;但他卻把這一班學生教到全國知名,並且讓全班同學在耶誕節前夕,獲邀前往白宮作客。
第二所小學,則是位於紐約市最貧窮的哈林區,這所學校曾讓許多老師避之唯恐不及,而克拉克卻主動申請前往任教。結果兩年後,他班上的學生,跌破許多人的眼鏡,紛紛考上紐約市最難考的明星初中。
他為什麼能教出這麼多優秀的學生?其實他所憑藉的法寶,除了無比的愛心與熱忱,就是那五十五條培養學生良好生活習慣的班規了。這一套班規,不但有效維持班級秩序,更重要的是為孩子們的未來做好準備,建立起生活、學習與事業上的各種優勢態度與能力。
⊕ 生活中的永恆「班規」
例如班規第一條:「遇到大人要主動問候招呼。大人問你話,你一定要回答清楚,不可以光是點頭搖頭,也不可以含糊回答。」以及第二條:「當別人在講話時,你的眼睛要一直看著他。」這些規定,其實都是為了訓練學生尊重他人。
為了讓學生在生活中落實所有的班規條款,克拉克不但讓學生們在課堂上分組練習,更讓學生在生活中實習演練。如在學校餐廳點菜時,一定要看著餐廳員工的眼睛,說:「麻煩您給一點這個。」並且要經常說:「謝謝!」使得員工總是稱讚這群學生:「多麼令人窩心的好學生!」他們很感激能受到這樣的尊重。
後來他們班有十二名學生去報考紐約市的明星初中,這所吸引全紐約各路資優生前來報考的學校,只提供三十位新生入學名額,結果克拉克老師的十二名學生全部被錄取。事後得知,原來是因為口試時,學生們「彬彬有禮」的態度,讓評選委員們大為肯定、讚賞,因而贏得入學的機會。
⊕ 有禮貌,就沒暴力
又如班規第三十七條:「如果有人撞到你,即使不是你的錯,也要說聲對不起。」有一次學生們,從紐約搭飛機前往洛杉磯,因為表現得彬彬有禮,斯文自重,讓機長在機上廣播,稱讚他們:「這班學生這麼守規矩、有教養,我們要向他們的老師致敬!」事後還有位女士,特別找到在機場外等候學生的克拉克,讚美道:「你的學生經過我頭等艙的座位時,不小心碰到我的手臂,都會轉頭說對不起,真的非常有禮貌!」
克拉克曾說:「一個小小的碰撞,常常會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這條班規就是為了化解這種沒必要的爭端。」血氣方剛的青少年常因不小心的碰撞,一言不合,就引起暴力事件,這都是因為雙方沒有養成良好禮貌習慣所致。
克拉克表示這五十五個好習慣,幾乎都是從小被祖母教出來的做人規矩。由此,可見家庭教育的重要,沒有祖母的教誨,就不會有榮獲全美最佳教師獎的隆.克拉克!
親子教養百寶盒
⊕ 培養好習慣最重要
 
培養子女良好的習慣,可以說是為人父母最重要的人生目標之一。父母應協助子女培養什麼好習慣?基本上要從一般生活、做人、做事、學習、德行等共同的好習慣做起。
⊕ 良好的HD可以提升IQ和EQ
 
● 父母應重視孩子的學習習慣,優於分數、名次。
● 期望子女「成人」,重於「成才」。因為唯有良好的習慣領域(HD),才能有效地提升孩子的智商(IQ)與情緒商數(EQ)。
⊕ 及早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早期教育花的一斤力,等於晚期教育費的一噸力」。孩子從小養成生活、學習等方面的好習慣後,將一輩子受益無窮。
● 做人:守信用、講禮貌、善溝通,重視良好的人際互動。
● 做事:不半途而廢、愛動手勞動、運用方法、靈活彈性。
● 生活:正常作息、愛整潔、守紀律、獨立自主。
● 學習:喜閱讀、愛思考、擅於獲取資訊、懂得自我學習。
● 德性:誠實、負責、樂觀、喜樂、忠誠、謙虛。
⊕ 有計畫地改正孩子的壞習慣
 
父母是子女教養最初的老師,家庭是兒童教育的第一個學堂。小孩若是沒有養成很多的好習慣,大部分都是大人「剝奪」的;兒女有不少壞習慣,大部分是被父母寵壞的!孩子是在「體驗」中長大,已養成的壞習慣也是日積月累而來,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正。有智慧的父母,宜有「長期抗戰」的規劃和準備。

2011年10月11日 星期二

保護孩子的身心靈

文/Bubu〈99年8月25日〉轉載國語日報
八月中旬與洪蘭老師在馬來西亞對談時,有一位家長提出一個問題:現在的社會壞人很多,家長都很怕孩子因為無知而不能保護自己,但也怕說多了會嚇壞孩子,到底父母該怎麼做才好呢?
  當時洪蘭老師很客氣的看看我,要我先說,於是我就直接說出心中長久以來的話:「我們應該保護孩子的身體,也應該保護孩子的心靈。對於太小的孩子來說,會造成恐懼感的告誡,也許就不能算是保護了。」後來洪蘭老師也說,我們不應該使孩子失去對這個社會的信心。
  喚起社會道德是保護孩子最重要的力量,如果整個社會對於行為規範有更深刻的認同,我想孩子就不會面臨這麼多的安全威脅。到底是因為現在的壞人變多了,還是整個社會的道德觀念淪喪而使得壞人更加猖狂,以至於在不該出現問題的環境中,也處處潛藏了對孩子安全的威脅? 
  我住在一所小學對面,有一天早上去校園看女兒打太極拳時,順便繞去教室走走。走著、走著,看到三年級教室裡有一個小男孩獨坐在課桌前。我跟他道早安的時候,他顯然很有警覺心,看得出他應該被教導過一些危機處理的觀念。但畢竟是孩子,當我溫和的繼續與他談話時,這孩子便漸漸的放寬心情。
  這個男孩告訴我,受老師之託,他每天都帶著早餐來開門。當我把話題放在他感興趣的事情上時,孩子非常天真熱情的與我分享許多事。離開教室的時候,我的心其實是極為不安的。我不禁思索,對這個孩子來說,什麼才是真正的安全呢?是他對陌生人的警覺心,還是老師或家長應該謹慎的先到學校呢?在我看來,前者是無法掌握的條件,而後者則是對孩子應有的基本保護。
  因為心疼孩子,我比較傾向於「大人多盡責任,孩子慢慢教」的想法。孩子的生活經驗與成人不同,理解危險的程度與詮釋的方法也超乎大人的想像;有些在我們孩童時期覺得非同小可的事,長大以後雖然覺得可笑,卻不能以大人的觀點來看待年幼的孩童。
  我回想自己童年的諸多情感中,最難以承受的就是「恐懼」。當一個孩子心中有恐懼卻無法得到適當的幫助時,會逐漸演變成許多壓力與困頓。如果身邊的大人很敏銳,能主動伸出援手,孩子當然很幸運;如果不是,那麼孩子或許一輩子都無法了解安全感的美好。
  什麼年紀能承受多少精神負擔是無法勉強的,不自然的承受必然造成孩子的早熟或痛苦。但願身為大人的我們能給孩子更多行為上的保護,並提醒彼此:孩子需要天真、純潔、安全的環境。我們不能讓孩子太早就對人失去信心,過著沒有安全感的沉重生活。

讓孩子多結交朋友

文/洪蘭(國立中央大學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100年9月20日) 轉載國語日報
我去一所小學演講時,一位打扮光鮮入時的少婦趨前,排開眾人,大聲的說:「老師,我的孩子不快樂,怎麼辦?」我聽了一驚,因為我很少聽到孩子不快樂,多半是父母不快樂。她一出聲,別的家長就自動退到旁邊。我請她稍等一下,讓別人先說完,但她表現出很不耐煩的樣子。我想,如果她的孩子跟她一樣,一定交不到朋友;一個沒有朋友的孩子怎麼會快樂呢?
  果然,她的孩子因為小朋友不跟他玩而不喜歡上學,每天上學都要哭鬧。她的兒子是長孫,家裡又有錢,所以寶貝得不得了。怕外面髒、有細菌,所以不准他出去玩;怕別的孩子會帶壞她兒子,所以也不准同學來家裡玩。家裡買了很多玩具,可是孩子不愛玩;又因為孩子敏感,所以家中沒有寵物。這孩子不曾摔過跤,是抱在手上長大的。現在,這孩子對吃飯沒興趣,對玩沒興趣,對什麼都沒興趣,身為媽媽的她開始著急了。她邊講,我腦海中邊浮現《小婦人》(Little Women)中的勞倫斯──一個臉色蒼白,獨坐在豪宅的窗戶旁,望著天空,不知道他的人生要幹什麼的男孩。
  有研究發現,決定孩子快樂最大的因素是玩伴,只要有小朋友一起玩,不需要任何玩具,就可以玩得很痛快。我曾在墨西哥的一個貧民窟中,看到幾個孩子蹲在一面頹牆下玩剪刀石頭布,雖然四周又髒又臭,他們一樣玩得不亦樂乎!
  美國哈佛大學在一九三七年做了一個很有名的實驗,長期追蹤兩百六十八名哈佛大學的畢業生(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美國總統甘迺迪),請他們每隔一年填一次問卷,問他們生活的狀況;每五年請他們做一次詳細的身體檢查;每十五年請他們做各種心理測驗,並接受面對面的專訪,研究者想知道影響人生快樂、事業成功的因素是什麼。
  經過幾十年的追蹤,研究者下了總結:「生命中決定快樂的唯一因素是朋友,也就是你的人際關係。尤其到生命的後期,知心好友是決定快樂的唯一因素。」
  很多人都以為金錢才是快樂的主因,但是研究發現,年薪五百萬美元的富翁不會比年薪十萬美元的公務員快樂;年薪大概超越五萬美元以後,財富和快樂就開始分家,再多的錢也不過是感官上的滿足而已。但是人生的路上如果有好朋友相伴,既不會自殺,也不會得憂鬱症。清代的張潮在《幽夢影》說:「人生有一知己,可以無憾。」說得真對。
  玩具無法取代玩伴,因為玩具是死的,不會說話,不會反應。如果你不高興而去摔打玩具,玩具不會還手;但你因為不高興而去打小朋友,他可能會馬上還擊,或站起來走開,以後不跟你玩了。孩子要透過跟小朋友的實際互動,才能學會人際關係。我跟這位媽媽說:「把你家大門打開,把你的傲氣收起來,歡迎小朋友進來玩,也讓你的孩子出去玩。只要這樣做,你的孩子會每天期待太陽升起,並且迫不及待的想去上學。」
  《金銀島》的作者史蒂文生(Robert Stevenson)說:「朋友是你送給自己最好的禮物。只要有朋友,就非無用之人;若被朋友所愛,你就沒有白走這一生。」
  朋友是人生最寶貴的資產,給孩子機會,讓他多結交幾個朋友吧!

2011年6月6日 星期一

狗嘴也能吐出象牙

文/王秀園(腦神經訓練師)轉載2011.05國語日報

  得閒時,喜歡隨興坐上公車、捷運,到平日不曾去過的地方看看人,四處探險。這一天,踏進位於繁華城市裡的一座古廟。可能是地理位置較偏僻,香火並不鼎盛,香爐裡插著稀疏的幾炷香,嬝嬝輕煙,把人們的千憂萬愁,緩緩送達天聽。
  沒有摩肩接踵的香客,反而讓人心靜。倚坐在迴廊的青石板上,眼睛探索蘊藏在窗櫺裡的平安富貴、門板上色彩斑駁的門神,以及屋頂上栩栩如生的彩瓷。突然,隱約傳來兩名中年婦女和廟祝的對話。不過,廟祝和其中一名婦女只負責在需要附和、喘息的地方,勉強插進「哼、嗯、啊、喔」的語助詞,就足以讓這場單口相聲在慷慨激昂的情緒裡延燒;而且越燒越旺,聲音越來越大,大到讓人很難忽視它的存在。
  聽了一會兒,我發現不需要太多歸納能力,就知道談話內容的主軸只有一個:她是一個可憐的被害人。所有的至親,包括兒子、媳婦、孫子,以及親朋好友都算計她、欺負她……。耳裡聽著她的控訴,我的腦子卻不聽話的悠悠轉到最近發表在《人格和社會心理學》期刊裡的一項實驗研究。
  行為強化原始思想
  在這個花花世界裡,我們每天都會接觸不同的人,有時也必須與人親密互動。當生活裡出現一些空隙時,有人會不自覺翻開腦內那本友誼登錄簿,偷偷在上面畫圈圈、打叉叉。不必刻意搜尋,就會覓到幾個泛泛之交;只要打開話匣子,對他人的怨懟、抨擊、憤恨,就像自來水般流瀉不止。
  相對的,也有些人的腦內似乎裝了過濾器,不管什麼樣的人、事、物,經過他心眼的淘洗,從他嘴裡說出來的,都是光明、正向和美好。 
  最近一項實驗研究發現,一個人在抨擊或讚美別人的時候,其實也泄露了自己不想讓人知道的小祕密:「我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美國威克森林大學、內布拉斯加大學和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問卷交叉比對,想了解一個人的言談內容和他的人格特質是否有關聯。結果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一個人如果喜歡抱怨、批評、給予他人負面回饋,同儕對他的評價也是衝動、喜歡唱反調、以自我為中心,而且大多選擇與他保持距離。反觀平日慣用正面思考來談論他人的人,同儕對他的評價也趨向正面,覺得他是一個充滿喜樂、值得信賴的人。
  這項研究的主策畫人伍德(Dustin Wood)說:「我們可以藉由生活中的許多面向、行為,去觀察、了解一個人。而這項實驗就發現了一個簡易的方法,就是觀察一個人是用什麼態度和言詞去談論別人。」伍德接著說:「從實驗研究結果分析,用負面觀點看世界的人,所得到的負面回饋,往往更強化他負面的原始看法;用正面想法看世界的人,所得到的正面回饋,會使原始看法更趨向光明正向。」
  因此,伍德悲觀的總結:「人用來詮釋世界、評價別人的『眼光』,可能很難改變。」
  改變習慣 多看優點
  有人說:「世上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萬物皆瞬息萬變。」留不住快樂的腳步,讓人感到可惜;但可喜的是,哀痛也無法長久駐足。人類腦內根深柢固的神經迴路雖然很難改變,但也不是完全無法改變;再堅強、頑固的神經迴路,只要有心,都具有可塑性。
  人雖然是習慣的動物,喜歡不費心力,順著習性在原有的軌道上奔跑、運作;但深藏在人類情緒腦內、支配人們生活的腦神經迴路,可以透過後天有意識、有系統的訓練、培育,慢慢建構出新的習慣迴路。
  所以,如果家人、朋友曾提醒你,你的言詞往往充滿了負面的批評和責難,而你也覺察到自己在高談闊論時,檢討別人的言論遠勝過讚美時,或許可以試試下面的方法,讓自己的「狗嘴」也能慢慢吐出象牙。
  首先,對你最看不順眼、最恨鐵不成鋼的對象,先忽略他「罄竹難書」的缺點,記錄你觀察到的優點。接著,把觀察到、記錄下來的正面看法說出來。如果這個關卡一時無法突破,很難說得出口,也可以利用小卡片或便條紙來取代,慢慢在腦內搭建出一條新的小徑。只要鍥而不捨,時時提醒自己,說好話的曲折小徑總有一天也能變成交通頻繁的主要幹道。

2011年5月9日 星期一

快樂腦

快樂腦(100年4月27日)轉載國語日報 文/王秀園(腦神經訓練師)

  殷殷期盼小生命加入生活的準父母們,只要逮到與老天爺對話的機會,無不祈求上天賜給他們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他們的希望不大,願望不多,只要孩子健康快樂就心滿意足;對於聰明、美麗又聽話的期待,仍要建築在健康、快樂這兩塊堅實的基石上。
  健康、快樂這兩件看似簡單容易的事,其實求得不易。尤其遇到唯恐天下不亂的心理專家,硬把單純易見的健康和快樂細細分成生理、心理,外加一點點充滿想像的心靈。
速成漢堡教育觀
  這些把人搞得昏頭轉向的多層次心理學,到了二十一世紀,遇到現代人的速成主義,喜歡把化整為零的思考顛倒過來,用「漢堡概念」擠壓成一個大整體,毫不猶疑的化繁為簡,運用在親子教養上。於是,用速食主義養出一個個肥嘟嘟的孩子,用玩具、美食、電視、電玩裝點出一張張快樂的笑臉,以為這樣孩子就擁有健康和快樂。
  幸好現代健康醫學知識日漸普及,許多家長慢慢擺脫「羊大即美」的舊觀念。怎樣吃出健康,已逐漸變成主流,並且被搬上檯面熱烈討論。至於快樂,這個來得急、去得快,感覺得到卻摸不著、握不住的玩意兒,就有點讓人抓不清方向,不知該如何是好了。這時只好借助新科技,在人們腦內找答案。
  有人說:「孩子的錢最好賺。」我不是第一線的收割者,對這句話實在沒有評論的資格。但只要假日有勇氣到百貨公司與人潮共享「大『擠』大利」的滋味;在遊樂場裡與來自四面八方的全家老小搶占一方立足之地,就會覺得這句話雖不中,亦不遠矣。
短暫和長存的快樂
  如果把正在買玩具、衣物,或是正在玩電玩和遊樂設施的孩子,塞進功能性磁振造影的機器裡,窺視他們腦內運作的情況,會看到腦內多巴胺傳動系統的歡樂迴路晶亮得活化起來,彷彿慶典上的煙花,璀璨得把孩子的一張小臉綴滿光彩笑容,讓辛苦的老爸、老媽覺得白花花的銀子撒得值得。
  換個場景,如果把電視螢幕裡運動比賽獲勝的曾雅妮、盧彥勳,或參加國際科技比賽獲獎的得主,或是日行一善的孩子塞進機器裡,看看他們腦子運作的情形。結果發現,這次是血清促進素的歡樂迴路像冬天的炭火般溫溫燃燒,溫暖的笑容不禁在臉上悄悄綻放。
  爸爸、媽媽只要看到孩子臉上燦爛的笑容,一切辛苦都拋到九霄雲外,自然不會在意到底是哪一條歡樂迴路牽動笑容,也不會關心如果教養模式長期只活化多巴胺歡樂迴路會造成怎樣的後果。直到有一天,日漸長大的孩子天天沉迷在網路遊戲,一離開電玩,宛如魚離開水般存活不了;或者非某知名品牌的衣服、鞋子不穿,才添購衣物的標籤還來不及剪掉,已在籌畫下次的血拚時,老爸、老媽只能搥胸頓足,大嘆現在的孩子不知是哪裡出了問題,卻不知自己才是問題製造者。
  天下父母都希望孩子快樂,卻不知道腦內多巴胺的歡樂迴路只接收感官享樂,這種快樂像滿天煙火,美得強烈,卻也容易瞬間消逝,只能帶給人們短暫的情緒狀態。下次如要得到同樣的快樂,就要更密集、更強烈的外在感官享受,否則不能換得再次短暫的亢奮。這頭被豢養的「欲望怪獸」胃口越養越大,品味越來越刁,對快樂的追求也越來越偏食,需要不斷向外追求刺激。
  血清促進素的歡樂迴路,一開始往往不受孩子青睞。想想,哪個孩子會主動練琴、讀書、打球、克服困難、幫忙做家事呢?因此,在養成習慣的初期,衝突、磨合很容易讓父母敗下陣來;可是父母只要能堅持,在付出、努力中學習,喜悅會伴隨著淚水、汗水逐漸滋生,慢慢匯聚成一股清泉,快樂就會自然湧出,不管外在環境是平順還是艱厄,都能潺潺滋潤心田,享受心靈富足的祥和、愉悅。
  因此,父母向老天祈求健康快樂的孩子時,別忘了孩子的快樂腦,老天已悄悄把重責大任放在父母肩上,由你們為孩子精心打造。

2011年3月6日 星期日

有體悟才有學習熱情

有體悟才有學習熱情(轉載100年2月22日國語日報)

文/洪蘭(國立中央大學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最近連續接到三封家長的來信,說他們努力賺錢栽培孩子,希望孩子出人頭地,但是孩子不領情,既不喜歡念書,對學習也沒興趣,該怎麼辦?正巧,我最近看了一本書,也是講一個胸無大志的年輕人後來改變的故事。
這個年輕人是日本橫濱高中的畢業生,不愛讀書,不喜歡學習,立志在便利商店打工過一生。他的父母無可奈何,便偷偷替他報名去林業工會做見習生。因為日本有個綠色僱用制度,只要從事林業工作,政府一年補助三百萬日圓來培訓林業人員,家人一毛錢都不必花,孩子還有薪水拿。
但是,在都市長大的孩子,怎麼肯去偏鄉植樹呢?他的母親便翻開一本筆記本,大聲朗誦:「只有月亮沒有安息,從窗戶窺視著我的心……」孩子跳起來去搶,原來這是他寫的詩。母親說,如果他不上火車去神去村,她就影印這些詩發給全班同學。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說,面子比什麼都重要,他只好乖乖就範。
臨行時,父親塞給他一個寫著「程儀」的信封,裡面有三萬日圓(「程儀」這個名詞,臺灣的孩子可能已經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了,反而日本還在用,真是「禮失而求諸野」)。
當他七轉八轉,火車終於到達神去村,來接他的人第一件事便是把他手機的電池丟掉,告訴他,深山裡收不到電訊,留著也沒用。這是很重要的一步,因為有手機就會打電話回家訴苦,人越訴苦,就越覺得自己受了委屈,這委屈感會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後把自己壓垮。如果無法訴苦,就只能逆來順受,久一點就適應了。
這個村沒有便利商店,沒有學校,沒有郵局,一天只有一班慢車經過;天黑後,路上一個行人都沒有;而且一半以上的村民超過六十歲,除了老板的五歲兒子,就沒有其他小孩了,所以他還得兼老板兒子的大玩偶,因為小孩沒有伴。
一開始,他想逃走,但是逃了三次都被抓回來(因為只有一條對外的通路);同時鄉下人情味很濃,大家守望相助、雞犬相聞,很像陶淵明的桃花源。既然逃不掉,心就慢慢靜下來,開始適應了。
去山上植樹後,從汗水中,他漸漸看到自己工作的意義。造林是生命的永續循環,老樹倒下,空出位置,小樹茁壯,又變成老樹,他終於了解什麼叫「生生不息」。後來,森林大火時,他抱著消防水管,不要命的衝上前去滅火,那些以前他不屑一顧的樹,現在卻變得跟他的生命一樣重要了。
一年後,契約滿了,可以離開時,他卻選擇留在山上,因為他找到了他的人生意義──做一個對地球有用的人。
  造林是很辛苦的工作,全年無休;父母養育孩子也很辛苦,也是全年無休,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甘之如飴呢?因為那是生命的延續。其實,只要工作有意義,人是不會在乎辛苦的。
我們的教育沒有讓孩子看到他生命的意義,所以他的生活沒有目標,就對什麼都沒有興趣了。孩子若不愛讀書,就讓他像這個日本孩子一樣去做工吧,反正不是每個人都得念大學;人生很長,等他找到了他要的,隨時可以回頭念書。比爾蓋茲二十歲從哈佛大學輟學,五十二歲成為哈佛大學的榮譽博士。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路,父母不必太操心。

2011年2月9日 星期三

要他知過 還是逼他認錯

文/陳招池 轉載國語日報
清晨,一位賣菜的老婦人突然來拜託我一件事情:她說她家隔壁的一對兄弟很沒教養,常常跑到她辛苦整理的菜園去搗蛋,不是踐踏園地,就是把菜苗拔起來丟棄;被她逮個正著時,還用粗話回嗆她,要我幫忙管教。

  我回校調查確認後,請該班老師好好輔導與規勸,但對初犯學生務必謹守「規過於私室」的管教守則,不得在大庭廣眾開罵,先顧及孩子的顏面,才有可能進行輔導。

  不一會兒,老師粗紅著脖子,把兩兄弟扭送到我面前,怒斥著說:「他們非但死不承認,還口徑一致的直指是別人幹的,態度相當惡劣,該怎麼處理?」我請情緒有點失控的老師先行離開,留下這對桀驁不馴的兄弟。

  其實,當下我心裡也很忐忑不安,沒把握可以讓頑石點頭。於是,要他們面壁思過,我趁著這空檔整理一下思緒,並理出輔導重點:首先要讓孩子知錯,並為錯誤負責;其次擬定輔導步驟,按圖索驥;最後指導他們收拾善後。

  既然已經清楚輔導重點,就不必逼問事情是不是他們幹的,因為就算學生屈服於師長的威權而承認了,但不知道錯在哪裡,又有什麼用呢?而老師都還沒進入問題核心,就被自己的情緒困住,豈不是模糊了焦點?若把事件轉移到師生衝突上,不是錯得更離譜嗎?

人人都會啟動 「防衛機制」

  「死不承認」並不是嚴重的事情,因為任何人遇到突如其來的狀況,都會心生恐懼,不知道會受到怎樣的懲罰,或者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所以心理學上所謂的「防衛機制」馬上被啟動,「死不承認」就是最安全的自我保護方法。因此,何必急著去拆除那座固若金湯的城牆呢?

  我問這對兄弟中的哥哥,爸爸在做什麼?他說在做「苦工」。孩子特別強調「苦」字。媽媽呢?「離婚改嫁了!就住在附近。」眼神還露出些許的怨懟。我馬上做了一個臺階給他們下:「原來你們常常去探視媽媽,必須路過阿婆的菜園,對不對?」這兩個頑石終於點頭了,等於間接承認他們常常到菜園去玩。

同理心與接納 是開啟輔導之鑰

  我抓住話題,繼續說:「其實哪個孩子不調皮,像你們去拔阿婆的菜當玩具丟,踩壞阿婆的菜園,都是出自好玩的心理,不是存心要害人家的,對不對?」我不費吹灰之力,又打破了孩子的心防。

  接著進行一番說教:「但是阿婆不是有錢人家,她年紀這麼大了,還像你們的爸爸一樣要做『苦工』,表示她家裡很窮,需要靠賣菜來養活一家人;而你們破壞了她的菜園,這樣會讓他們全家人餓死,是不是很不應該?」從孩子局促不安的表情,就知道他們內心很自責、難過。

  孩子知道過錯以後,事情還不算處理完畢,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我又藉機開導他們,說:「做錯事情要誠心向對方道歉,甚至要負責賠償對方的損失,取得對方的諒解,才算真心悔改。但是誰去道歉呢?是校長、老師,還是父母?應該都不是吧!因為他們並沒有做錯,錯的是你們兩兄弟,對不對?」

  他們再次點頭如搗蒜。於是,我感性的教導:「你們倆一起去跟阿婆說:『阿婆,對不起!我們錯了!以後我們不敢了。』第二天再來跟我報告處理的結果,這樣才是勇於負責的好孩子。」

  望著他們年少輕狂的離去背影,我突然覺得肩膀沉重了起來。

管教失敗 歸因大人忙與盲
 
  近年來,青少年犯罪年齡大幅下降,有不少人在懵懂無知的小小年紀就犯下滔天大罪;其實,他們都是由頑皮的小過,累積成傷天害理的大錯。

  為什麼當壞胚子萌芽時,我們不能即時連根拔起?為什麼孩子闖禍時,父母、老師不能有效的去輔導他們?追根究柢就是「忙」和「盲」,「忙」於工作或教學,「盲」於輔導與管教要領。分享這件事故的處理過程,希望讓大家有所省思。

2011年1月19日 星期三

校園暴力 你我有責

文/王秀園(腦神經訓練師)

  校園霸凌事件以前只是偶發,最近突然變得像是家常便飯。每次翻開報紙或是觀看電視新聞,心不禁揪成一團,生怕又出現一則則校園暴力事件占據版面。
依據美國最新的研究調查指出,全美國每年約有三百萬名學童是校園暴力的受害者,其中約有兩百萬件案例是武力傷害。在校園裡,學童不是唯一的受害者,有百分之八的老師說,他們每個月至少會被要脅、恐嚇一次;有百分之二的老師,一年內曾被武力攻擊和傷害。
從事校園暴力研究的專家指出,校園暴力是由許多因素縱橫交錯,編織成一張理不清的網路,主要原因可能有:
1.武器取得容易
 西元一九八○、九○年代,美國青少年暴力傷害案件直線上升,這種現象與他們能輕易從家裡、社區、網路取得刀、槍等武器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2.媒體充斥血腥、殘暴的畫面
電視由一九五○年代的奢侈品,變成現代家庭的基本配備。所有人想要和不想要的資訊,透過電視強力放送,深入每一個家庭裡。
研究調查指出,當美國兒童進入青少年階段,平均每人至少在電視、電影裡目擊八千件謀殺事件,觀賞超過十萬次的暴力及傷害行為。 
美國心理科學協會(Psychological Science Institute)的研究指出,長期觀賞、接收這些殘暴血腥畫面和訊息的孩子,會採取肢體和語言暴力來面對挑戰,也比較會以負面思考來解決問題。
3.電玩遊戲普及
自一九九○年代開始,網路、電玩、手機和遊戲的科技日臻成熟、普遍,資訊傳播由社會、學校、家庭的管道,變得更個人化,而且滲透力更強。血腥、暴力的畫面,加上人物栩栩如生,從原本電視、電影的被動吸收,變成有來有往的互動,有如身歷其境。
二○○六年,德國與美國的研究團隊在動能性磁振照影(fMRI)的研究裡發現,十八歲至二十六歲的青年,如果每星期上網打電玩的時間超過十四小時,當他們在玩暴力電玩時,腦內用來理智思考、抑制衝動行事的前額葉的活動量會急速降低;這和有暴力傷害傾向的人的腦內運作情形一模一樣。雖然我們不能妄下定論,說暴力電玩會引發暴力傷害行為,但在這個實驗裡,確實可以看出暴力電玩能引發相同的腦內運作。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發現,越是沉溺於充滿殺戮、打鬥、暴力電玩的青少年,就越有運用暴力來面對生活的行為態度,以及較為凶狠、殘暴、侵略性較強的人格特質。這些孩子也比較沒有寬容、接納的胸懷,因為他們相信逞凶鬥狠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美國國家媒體與家庭研究協會(National Institute on Media and the Family)的研究調查也指出,青少年花在電玩時間的長短,直接影響他們的學業表現。電玩的殘暴內容,也會呈現在他們的暴力行為上;長期沉溺在暴力電玩世界的青少年,與老師發生口角、衝突的機率也會明顯增加。
普渡大學以兩組青少年為實驗,一組玩沒有暴力內容的電玩;另一組玩充滿鬥毆、殺戮的電玩。研究結果顯示,打暴力電玩的青少年在團體活動中,與人和諧共處的社交行為明顯減少,故意搗蛋、破壞的小動作反而增多。
美國愛渥華大學(Iowa State University)安德森博士所領導的研究團隊,在一連串暴力電玩的實驗裡也得到類似的研究結果。
4.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包括:整個社會風氣對於肢體、語言等暴力,究竟是縱容、鼓勵,還是採取譴責、循循善誘的態度?學校風氣是漠視暴力橫行,任由幫派予取予求,還是積極介入、輔導?家長的教養態度是以暴制暴,還是溺愛放縱孩子?這些觀念和行動,對於社區或校園裡暴力事件的增減都有影響。
5.家庭因素
家庭是最初雕塑孩子人格的地方,影響也最為深遠。父母的教養、價值觀、道德觀,以及願意花費多少時間來自我成長,並用身教、言教來做孩子的榜樣,奠定了孩子未來人格、心智、認知、行為、態度的發展方向。
二○○六年佛蒙特國家教育協會(Vermont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發表研究結果指出,如果父母有酗酒、家暴、吸毒、持有槍械、傷害等問題,在這種家庭生長的孩子,極有可能步上父母後塵,用暴力來面對人生和消除心中的鬱悶。
要杜絕校園暴力,你我都有責任,雖然它的成因錯綜紛雜,但若要抑止暴力像大火在草原上延燒開來,唯有我們每天多用點心思教導下一代,多以身作則,多為美好而堅持;在祥和溫馨的環境裡,暴戾沒有了滋養,自然會逐漸凋萎。